大和尚與小和尚結伴下山去鎮上購買寺院一周必需的糧食。
寺院要去鎮上的路有兩條,一條是遠路,
需繞過一座大山,蹚過一條小溪,來回近一天的路程;一條是近路,只需沿山路下得山來,再過一條大河即可,不過河上只有一座年久失修的獨木橋,未知哪天會橋斷人翻。
大和尚和小和尚自然走的是近路,畢竟遠路太遠,一天一來回,費時費力。
他們輕鬆下得山來,正準備過橋時,突然,細心的大和尚發現獨木橋的前端有一絲斷裂的痕跡。
大和尚趕緊拉住抬頭一路走的小和尚說:「慢點,這橋恐怕沒法過了,今天我們得回頭繞遠路了。」
小和尚經大和尚的提醒,也看到了橋的斷痕,但他甚是遲疑:「回頭?我們都走到這兒了,還能回頭麼?過了橋可就是鎮上了,回頭繞遠路那還得有多遠啊?我們還是繼續趕路吧,橋或許還能撐得住。」
大和尚知道小和尚性格倔強,見他執意要過橋,便不再言語,只是搶道走到了小和尚的前面,並隨手撿了塊石頭朝出現斷痕處的橋面一丟,「砰」的一聲,腐朽老化的獨木橋應聲而落,碎入三四丈下湍急的河流中。
偌大的獨木橋竟經不起大和尚手中小石塊的輕輕一敲!
小和尚被此情景驚得半天說不出話來,繼而慶幸自己還沒踏上危橋,又暗自為自己的魯莽無知感到羞愧。
在回程的路上,小和尚感激而又疑惑地對大和尚說:「師兄,剛才幸虧你的投石問路,要不然,我可要葬身魚腹了。你說,我當時咋就那麼懵呢?滿腦子想到的都是回頭太難,過了橋便是鎮上了,絕不能回頭了。壓根兒就沒想過橋萬一真垮了摔下河怎麼辦。」
大和尚不無深意地說:「只要懂得放棄,其實回頭並不難。」
只要懂得放棄,其實回頭不難。人生的很多時候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報長閱讀心得:
放棄、回頭之所以難,是因為三種心理因素所造成的,一是不甘心;二是覺得有希望;三是貪圖成功。
心裡不甘心之前所有的努力與付出,就此付諸流水一無所獲,又覺得有希望能過關,心想只要再撐過去一次,再一次就過了,到時就能夠大獲豐收。
因此,很多人在做事或投資上,即使心裡有設置停損點,但當發生突變,甚至到了十分兇險時,內心依舊遲遲無法下定決心放棄,最後,有些人幸運闖過,有些人則墜落萬丈深淵後悔莫及。
成功若都只是靠運氣,那麼所有的成就,將在一次不幸的失敗中化為灰燼。
許多勵志、激勵的文章,都是要人堅守信念、永不放棄,而本篇故事所說的卻是相反,勸戒人們要懂得放棄。
但面對人生時,到底是該堅守信念、永不放棄,才能創造成功?還是要懂得放棄回頭方能自保?
這就要取決於個人是否擁有敏銳的觀察力與警覺性,並在感覺到有風險時,會放慢腳步並謹慎檢測,以此來避免自己所有的一切,在一次的失誤中全化為烏有。
若無法判斷出來,那果斷的放棄至少能保本或停損,不至於最後一無所有。
喜歡學習電子報,而又還沒訂閱朋友,記得要訂閱喔,這樣您就不用等朋友轉寄,而能在每週二、五晚上九點,收到最鮮的"學習電子報",報長看著每天增加的訂閱人數心情真是高興
^^,希望報長所發的故事能帶給大家歡樂,而您的訂閱則會帶給報長歡樂,最後祝大家萬事順心、笑遊人間
【學習電子報】是以故事、文章、笑話為主的電子報,帶您從故事裡,文章內、笑話中,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看待,裡面充滿著人生的智慧,讓人體會,引人深思,希望讀者會喜歡。
發報時間以每星期二、五兩天晚上九點發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