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故事、文章、笑話裡啟發人生智慧 |
||||||
和珅賑粥 |
||||||
|
乾隆年間碰上了水旱天災,乾隆派和珅前去賑災。 和珅作為這次賑災的欽差大臣,到達災區開辦的粥場,見到嗷嗷待哺的數以萬計的災民,便緊趕命人煮了很多粥分發給災民。 可連續不斷的煮,災民連續不斷的領,一天下來仍有災民沒有領到粥,抱怨聲起。 和珅喑忖:「煮了那麼多的粥,應該人人都有份了,為什麼還是有人沒領到?」 和珅靜思,不斷的思考原因、想辦法。 第二天,和珅下令煮了與第一天同樣多的粥,但每鍋粥在發放之前,和珅要求屬下往鍋粥裡灑一把沙子。 部下不解其意,和珅也不解釋,部下也只能照辦。 第一天下來,效果出奇的好,所有災民都領到了一份粥,而領到粥的人,並沒有嫌棄粥裡有沙子而浪費掉,都欣然入肚,再沒有一人餓肚子了。 眾人都看不穿,和紳也不說明,這事慢慢地傳入朝廷,朝臣中開始傳出唾罵和指責和珅。 指責的聲浪傳到了乾隆的耳裡,乾隆皇帝鄭重其事,立即派員調查,並讓和珅回奏緣由。 和珅說: 民以食為天,真正飢腸轆轆的災民會飢不擇食,那裡還會在意粥裡是否有沙子呢? 他們只想撐起自己的胃,因為挨餓的滋味誰也不願意承受。 可是來粥場領粥的人,有相當一部份的人並非真正的災民,這些「假災民」家中根本還沒有到揭不開鍋的地步。 他們到粥場不過是貪小便宜,來蹭吃蹭喝的,根本不是解決飢餓問題。 往往這樣的人家裡比較富有,好日子過習慣了,一旦他們發現粥中有沙子,就不會主動領粥了。 他們不再領粥,真正的災民就都能領上粥了,有粥就能保命,所以災民都為對聖上感恩戴德,這樣賑災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乾隆皇帝聽後恍然大悟,也就沒有責備和珅。
|
|||||
報長閱讀心得:
喜歡學習電子報,而又還沒訂閱朋友,記得要訂閱喔,這樣您就不用等朋友轉寄,而能在每週二、五晚上九點,收到最鮮的"學習電子報",報長看著每天增加的訂閱人數心情真是高興 ^^,希望報長所發的故事能帶給大家歡樂,而您的訂閱則會帶給報長歡樂,最後祝大家萬事順心、笑遊人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