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電子報 學習電子報最新文章 勵志感人文章欣賞 心靈小語 雞湯 小品 台中旅遊-新社旅遊 寫信給我

故事文章笑話裡啟發人生智慧

無法左右的,隨緣!



 


  

一、

院子裡有兩棵樹,一棵很茂盛,一棵已經枯萎了。道長問弟子:你們說是枯萎的好,還是茂盛的好?

一個弟子說:「當然是茂盛的好。」另一個弟子說,「繁華終將消失,我看是枯萎的好。」

誰知 道長搖搖頭,「枯萎也終將消失」。

後來一個機靈的小道說出了答案「枯萎的讓它枯萎,茂盛的讓它茂盛。」

萬物各有規律,不要追逐外界的風景,而要關注自己內心的風景。心裡若能隨緣而觀,隨緣而喜,任他樹榮樹枯,都是絕好風景。

「有緣即住無緣去,一任清風送白雲。」道家有言,隨緣自適,煩惱即去。隨緣是我們擺脫煩惱的第一秒法。

苦樂隨緣,得失隨緣。人生在世,始終有很多無法左右的因素,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比如,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


二、

盡人事而聽天命,無法左右的事應該隨緣。這是智者的態度。隨緣不是隨便,不是對什麼事情都逆來順受。隨緣不是放棄,而是在一番努力之後的坦然。隨緣也不是消極,而是一番拚搏掙扎之後的看開。

在《論語》裡,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又說「畏天命」。

知命,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什麼是可以成就的,什麼是無法人為成就的。孔子說,富貴不是求來的,不是你追求就能得到的,所以他不去求富貴。

曾國藩說:人生有可為之事,也有不可為之事。可為之事,當盡力為之,此謂盡性;不可為之事,當盡心從之,此謂知命。

這裡的盡性和知命,精確地概括了古人「知天命」「隨緣」的內涵。

盡性就是要人,盡心盡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當仁不讓,捨我其誰?不要懶惰,更不能給自己找接口推脫責任,不要因為不作為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


三、

知命就是要放下,尤其對於終其一生也不可能得到的東西,要看開。不要盲目執著,給自己製造對立和痛苦。

曾國藩很明白這些道理,他做人做事從不苛求完美,反而是完事求缺。他把自己的書齋命名為「求缺齋」。

曾國藩相信風水,但他對風水的追求是「不求好地,但求平安」。他的墓地選的也是很普通的山崗。

最好的生活顯然是這樣的:懷抱一顆積極的心,盡心盡性地做事,又能知命隨緣,不執著於「得到」的妄念,樂天,隨遇而安。

  

 

 

報長閱讀心得:

茂盛笑枯萎年華老盡;枯萎笑茂盛,你不過是以前的我,而我則是不久以後的你,枯萎與茂盛是一個生命的始與終,我只是比你早走這一段路程,你隨後便會跟隨我的步伐走來。

年輕擁有的是體力與時間,而年長擁有的是人脈、資源、經驗與智慧,人生每一個階段都有其酸甜苦辣,不用羨慕年輕,因為那不過是你早走過的路,不用歧視老人,因為那將是不久之後的你。

水有三態,液、氣、固,水在這三態中循環,沒有那一種形態最好,也沒有那一種形態最差,每一種形態都有其美妙之處,人生亦同,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各有各的精彩,我們所該做的是享受這一階段的精彩。

有緣即住無緣去,一任清風送白雲,人生的路途裡,遇事盡人事聽天命,無法左右的事就讓它隨緣吧,無須庸人自擾方才自在。

  

喜歡學習電子報,而又還沒訂閱朋友,記得要訂閱喔,這樣您就不用等朋友轉寄,而能在每週二、五晚上九點,收到最鮮的"學習電子報",報長看著每天增加的訂閱人數心情真是高興 ^^,希望報長所發的故事能帶給大家歡樂,而您的訂閱則會帶給報長歡樂,最後祝大家萬事順心、笑遊人間


學習電子報】是以故事文章笑話為主的電子報,故事裡,文章內、笑話裡,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看待,裡面充滿著人生的智慧,讓人體會,引人深思,希望讀者會喜歡。
發報時間:每星期二、五,晚上發報。

訂閱方式:填入信箱>>訂閱>>回信箱收確認信>>點選確定訂閱>>需完成上述步驟方能收到學習電子報
ps:若於星期二、五晚上沒收到電子報則表示未完成訂閱。>>>補寄確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