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分享>> 分享到 fb 分享到 line 分享到 twitter

門當戶對的由來


門當戶對的由來

「門當戶對」原作「門戶匹敵」。

據《三國誌.后妃傳》載,曹丕篡漢稱帝后,立郭氏為皇后。

當時郭皇后有個叫做劉斐的親戚,想要藉著自己是皇親國戚的身份,強迫他國人通婚。

郭皇后知道這件事之後,就告誡劉斐說:「親戚們應當從鄉里之中,選擇經濟、地位相當的人家通婚,不可仗著自己是皇親國戚的身份,就強迫他國人民聯姻。」

後來「門當戶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結親的雙方家庭經濟和社會地位相當。



門當戶對的典故

相信大家對於「門當戶對」是再熟悉不過了,但是要說到「門當」與「戶對」可能就有一大票人不知道到底是指什麼吧!

這就是「門當」,是放置於大門兩旁的一對石墩,用來鎮宅裝飾、穩固門面之用。

其中鼓形的門當是代表武官的宅邸。

箱形的門當是代表文官的宅邸。

這就是「戶對」

是置於門楣上方或兩側的圓柱形或六角圓柱形的木雕或磚雕,用於家有喜慶時懸掛燈籠之用。

一般平民百姓都為兩個戶對。

高官或大戶人家則有四個戶對。

皇親貴族可能有更多,因為必須是成雙成對,所以稱為「戶對」。

古代的建築中,大門前有門當的宅邸,門楣上方必有戶對。而且「門當」的大小、和「戶對」的多寡,也是主人身份與財勢的象徵。

因此古時候的人,在兒女嫁娶決定前,常會暗中觀察對方的「門當」與「戶對」。以致於演變成現在社會觀念中,衡量男女雙方家世背景的一個成語。



報長的話:


相信大家看完本文後,都和 笑遊人間一樣,知道什麼叫門當、戶對了吧。

有些成語雖說我們耳熟能詳,但若沒有去探索它的起源,還真的是讓人搞不清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就如同「門當戶對」這句成語,原來是源自三國時期,也因當時的人們對階級、身份區分的較為清楚,什麼身份、階級的人能用什麼樣的裝設都有講究,故而一眼就能從大門口的擺設瞭解到對方的背景家世。

只能說,古人對身份、地位的禮儀規範真的是很繁瑣。


笑遊人間 2020/05/28 心得補筆

為何古人常會說結婚要門當戶對,從現代的觀點來看,因為每個人的生長環境不同,價值觀也大不相同。

若兩個價值觀差距太大的人結合在一起,短時間的熱戀可以彼此牽就,但長時間以後,因價值觀不同產生的生活磨擦增大,彼此之間就會有怨氣,怨氣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發。



【學習電子報】是以故事、文章、笑話為主的電子報,故事裡,文章內、笑話的世界裡,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看待,文章裡面充滿著人生的智慧,讓人體會,引人深思,希望讀者會喜歡。

發報時間以每星期二、五兩天晚上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