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摔碎的古瓶
被摔碎的古瓶
北宋大將軍周侗,痴迷於古董收藏,他有一隻精巧的古瓶,常常愛不釋手。
一日,幾個朋友上門做客,他把這隻寶貝介紹給眾人。
沒承想手一滑,瓶子差點掉落在地上,他嚇得面如土色,滿身是汗。
此事過後,他總是格外憂心那隻古瓶,白天,要多次查看瓶子是否完好,晚上還時常夢見古瓶破裂,一連兩個月,周侗都神情恍惚,食不甘味。
夫人見他這樣,又心疼又生氣,說道:「你久經沙場,什麼腥風血雨沒見過,還能讓一隻小小瓶子嚇壞了?我看,那瓶子還不如摔碎算了!」
夫人一句話,讓周侗勐然醒悟,自己正是過於在意這隻古瓶,才會患得患失,飽受其害。
於是,他咬咬牙,親手把古瓶摔碎了,當天晚上,他居然安穩地睡了個好覺。
想來,我們生活中的許多事,或是求而不得的心願,或是難以釋懷的過往,都如同這古瓶一般。
緊緊地攥在手裡,它就會變成心魔,困住自己,打破這些瓶子,及時抽身,才是對自己最好的救贖。
欲望之瓶
每個人都有一隻欲望的瓶子。
名氣、權力、財富……無一不在散發著絢爛的光彩,引誘我們靠近。
然而瓶子的容量是有限的,人的欲望卻是無窮的,放進去的東西太多,瓶子就會被破裂,碎成一地殘渣,割傷你自己。
北宋名相蔡京,素來喜歡奇珍食,不惜斥巨資滿足口腹之慾。
喝一碗鵪鶉羹,要用上百隻鵪鶉;請同僚吃一頓蟹黃饅頭,就花費了一千三百貫銅錢,相當於當時50戶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
為支撐奢侈的飲食,他大肆搜刮民脂民膏,逼得百姓傾家蕩產,甚至賣兒鬻女。
皇帝不滿其惡行,將他發配海南。
最終,年過八十的蔡京,在流放途中餓死了。
有人說:「上天讓誰滅亡,總是先讓他膨脹。」
這世界上,你想要的每一樣東西,背後都標好了價格,一個人的欲望遠高於支付能力,免不了要鑽營取巧,走上歪門邪道,落得個悲慘的下場,只有精簡欲望,知足常樂,才能獲得內心的安然。
我們總以為更高的物質享受,就等同於幸福,於是買房又買車,講究穿衣和吃喝,好不容易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又要用盡全力為兒女拼搏。
我們永遠在路上,永遠在奔波,卻唯獨忘記了讓自己快樂,細細想來,人這一生真正需要的又有多少呢?
一日三餐,謀的只是溫飽;夜眠於榻,圖的就是安然,減少不必要的奢望,不為物役,向內求索,才過得舒心,活得愜意。
期待之瓶
如果把人生看作一隻瓶子,我們來這世上走一遭,每個人都期待能夠滿載而歸,但最後會發現,我們這一生,真正能擁有的不過是三四分而已。
對生活產生過高的期待,痛苦也就隨之產生了,心理學家武志紅講過一位諮詢者的故事。
這位男士事業有成,然而卻很難感到快樂。
前段時間,他在一場商業會談中,遇到了一個強勁的對手,自己用盡手段,軟硬兼施,生意還是談黃了。
從那以後,他就陷入了自我懷疑,每做一個決定都瞻前顧後,生怕失敗,還擔心別人覺得自己能力不足,隨著心理壓力越來越大,他幾次陷入崩潰,情緒不能自控,這才來尋求幫助。
武志紅在追問下才知道,原來,他的父母對他十分嚴格,從小父母就要求他事事爭第一,表現稍差一點,就會狠狠教育他一頓,於是每次有同輩人比他出色,他都會產生一種難以明說的羞憤。
聽到這裡,武志紅對他說道:「一切的痛苦,都源於父母對你的高要求。但你已不再是那個幼小的男孩,你可以脫離他們的期待而生活,可以失敗,也可以犯錯。」
男人聽後眼眶濕潤了,他第一次意識到自己不必追求完美。
後來,他試著放下緊繃的情緒,接受工作中的不順意。一段時間後,問題依舊會出現,但他的心態卻輕鬆多了。
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有各種各樣的期待,初學一項新技能,便覺得自己能練得出神入化,剛換一份新工作,便想像著自己可以施展身手,獲得同事和領導的認可,遇見了一個欣賞的人,便開始盼著和他拉近關係,成為無話不談的知己。
可一旦結果不如人意,自己就會大失所望,備受煎熬。
你若期待太高,無異於自設牢籠,遇事最好的態度就是:做你認為正確的,然後順其自然,不必為了某段關係,苦苦消耗你的精力,也不必為了某個結果,硬著頭皮和生活死磕。
打破了期待的瓶子,無論遇到什麼變故,你都能從容不迫,雲淡風輕。
執念之瓶
每個人都會有一些念頭,激勵著我們為之前行,可它們一旦積壓在心底,久而久之,就會化作煩惱,攪亂你的人生。
古時候,有兩個商人張誠和韓超,兩人白手起家,合夥在城裡開了一家酒館。
突然,一場大火燒掉了一切,兩人負債纍纍。
韓超很快就接受了現實,他給人當苦力,半年內還完了欠款,準備東山再起。
張誠卻痛恨自己沒有早些發現火勢,他越想越懊悔,漸漸鬱鬱寡歡,做什麼都沒幹勁,每天灰頭土臉,最終淪為了乞丐。
張誠的悲劇,就在於執念太深,一直讓痛苦掛在自己的心上。
聽過一句話:「失敗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它一直能傷害你。」
埋頭扎進過往的悲傷裡,看到的就是無盡的絕望,學會抬頭,把往事翻篇,人生才能找到新的出路。
有一句詩說得好:「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
每個人的繁華或落寞,各有定數,若是你的,任誰都奪不走;不是你的,再怎麼努力也得不到,糾纏於無法改變的事實,受折磨的就永遠是自己。
林語堂說:「明智的放棄,勝過盲目的執著。」
把執念放下,才能騰出手來,去擁抱嶄新的生活。
生活是一隻巨大的瓶子,貼著「快樂」的標籤,裡面卻裝滿了各種不需要的東西。
過多的欲望,過高的期待,過深的執念,都是人生的負累,勇敢地打破這些瓶子,你才能解脫心靈,於簡單之中,收穫安穩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