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分享>> 分享到 fb 分享到 line 分享到 twitter

趣味定律


蘋果定律

如果一堆蘋果,有好有壞,你就應該先吃好的,把壞的扔掉,如果你先吃壞的,好的也會變壞,你將永遠吃不到好的,人生亦如此。


快樂定律

遇事只要你往好處想你就會快樂,就像你如果掉進溝裡,你都可以設想說不定剛好有一條魚鑽進你的口袋。


幸福定律

如果你不是總是在想自己是否是幸福的時候,你就幸福了。


地位定律

有人站在山腳下,而有人站在山頂上,雖然所處的位置不一樣,在兩人眼裡的對方卻是同樣大小。


沉默定律

在爭辯的時候,最難辯倒的觀點就是沉默。


動力定律

動力往往來源於兩種原因,希望或絕望。


受辱定律

受辱時的唯一辦法就是忽視它,不能忽視它,就藐視它,如果連藐視它也不能,你就只有受辱了。


愚蠢定律

愚蠢大多數是在手腳或嘴比大腦行動還快的時候產生了。


價值定律

當你擁有某一項東西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種東西並不像你原來所想的那樣有價值。


失眠定律

開了電視睡得著,關了電視反而睡不著。


人生定律

一輩子一盤棋,每一步都是自己走出來的。


談話定律

最使人厭煩的談話有兩種,一是從來不停下來想想,另一種是從來不想停下來。


慣性定律

任何事情只要你能夠堅持不斷去加強它,它終究會變成一種習慣。


遊戲定律

無論你保齡球打得多「菜」,每次玩都可能有一兩次全中,令你滿意。高興的下次再來。


指責定律

當用一個手指指責別人的時候,別忘了總有三個手指正指向自己。


旅遊定律

沒有比記憶中更好的風景,所以最好不要故地重遊。


備份定律

學會用左手做一些事情,因為右手不是永遠都管用。


時間定律

一分鐘有多長?這要看,你是蹲在廁所裡面,還是等在廁所外面。


尋找定律

有時候越是急著找手機,翻遍整個房間也找不見,靜下心來發一會兒呆,你就會發現手機一直就在左手裡。


合作定律

一個人花一個小時可以做好的事情,兩個人就要兩個小時。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也說莫非定律(英語:Murphy's Law),又譯為摩菲定律。

具體內容是「凡是可能出錯的事就一定會出錯」,指的是任何一個事件,只要具有大於零的機率,就可確定它終有一天會發生。

墨菲定律的原句是: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

在科學和演算法方面,與英文所謂的「worst-case scenario(最惡劣的情況)」同義,數學上用大O符號來表示。

例如,對插入排序來說,最惡劣的情形即是要排序的陣列完全倒置,必須進行 n*(n-1) 次的置換才能完成排序。

在實驗上,證明了最惡劣的情況不會發生,並不代表比它輕微的情形就不可能,除非能夠很有信心的推論事件的概率分布是線型的。在文化方面,它就代表著一種近似反諷的幽默,當作對日常生活中不滿的排解。



報長的話:


其實有些定律只是以利弊為基準,去選擇較佔優勢的一面,但這樣的抉擇並不一定是真理。

例如:蘋果定律,用在物品、食物上,或許可以用這個定律來評價,但用在人生中,卻不一定事事都能適用。

如同,一位老師教40位同學,其中10位同學成積不好,又愛玩。那麼若套用這個蘋果定律的話,是否老師就該放棄這10名學生,專心的指導那30位用功的學生?

又或者,國家的稅收來自於企業、勞工,那麼是否國家就應該只重視企業、勞工,而貧弱族群對國家的稅收不但沒有幫助,且是國家的包袱,就應該視之不理?甚至拋棄?

在這兩個假設中,若只是單純的計算成本和效益,老師是該放棄那10名同學,國家是該放棄貧弱族群。

但事實上當然是不能放棄掉。

我們在這個社會上,並不是最優秀的,但我們仍用我們的方式努力的過生活,我們不希望被人放棄,又怎麼能狠心放棄別人呢?

而快樂定律,笑遊人間是認為,往好的方向想是對的,例如,想 好在受傷的不會很嚴重、好在只是個小水溝而不是掉到大河或山谷裡,但千萬不要做一些不可能的夢,像…魚會跑進自己口袋裡,這種不太可能發生的事。

人會快樂,是在於,碰到的事比自己預期的還好,才會快樂,若預期會拿第一名,結果只有拿到第二名,不但不會快樂,反而會難過。沒有期望,就不會有失落,沒有失落感,人才能活的自在。

沈默定律,倒是要看什麼場合,並不是每一次的爭辯中,沉默對方就無法辯倒你,有時沒有回應反而會讓第三者認為…你默認了,所以無話可說。

上述的定律分享,只是讓大家瞭解,這些有趣的定律,確實能用在我們的生活上。但不代表它能用在每一件事上…畢竟,定律就只是定律,而非真理。


笑言笑語:

今天發報,剛好碰到了一個不錯的日子「2013/1/4」諧音剛好是「愛你一生一世」,原以為這天應該會有很多人結婚的,但昨天從新聞得知,各大喜宴餐廳並沒有接到婚宴的單子。原來。今天在農民曆上是大兇日,不宜婚嫁。

華人迷信,凡事結婚或做什麼事,都會習慣性的翻一下農民曆,看當天宜啥、忌什麼。

但再反觀,華人那戶人家嫁娶看的不是吉辰良日,那為什麼離婚率還是那麼的高,所以,農民曆上的「宜忌」只不過是看心安的,婚姻真的要美滿,不是看農民曆的「宜忌」,而是看兩個人對婚姻的付出。

若婚姻裡的兩人都不願意付出,或只有單方面的人在付出,僅管他們結婚的日子是千百年難逢的吉日,最後也難逃不幸的結局吧。

最後 祝福大家 201314 愛你一生一世唷 ^^



【學習電子報】是以故事、文章、笑話為主的電子報,故事裡,文章內、笑話的世界裡,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看待,文章裡面充滿著人生的智慧,讓人體會,引人深思,希望讀者會喜歡。

發報時間以每星期二、五兩天晚上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