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分享>> 分享到 fb 分享到 line 分享到 twitter

25元蓋的教堂


曾欽然先生曾寫過一篇《25元蓋教堂》的神蹟!

要聊神蹟,北港鎮算是最有故事的地方了,光是「朝天宮」就是個3天3夜也講不完的標的;然而北港的「基督教會」也不遑多讓,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座新台幣25元蓋起來的教堂!

話說1945年二戰結束後的第三年,賴炳桐牧師來到北港鎮牧會,但是百廢待興的年代,物資是相當的匱乏,也是國人口袋經常裝「磅子」的時代。

賴牧師常苦思要如何募款來蓋一座壯麗的教堂,再三探訪民情之後,他驚訝發現「朝天宮」竟然是全北港鎮最富有的人家。

但是,道教和基督教不只是不同教派而已!

正確的界定是「異教徒」,這樣「募款」就會困難重重了!

再説,要在全台最強大最堅定的佛/道教聖地裡開展基督教會?

更有登天的感覺,但是不試試看怎麼知道行不行?

於是,賴牧師就請託有力人士安排與朝天宮當時的大家長,管理者王吟貴先生會面。

王先生是我(曾欽然先生)的姑丈,日治時期畢業於日本京都帝國大學,家境富裕為人寬厚!

王先生與賴牧師終於見面了,寒暄之後,賴牧師大膽的提出了向朝天宮募款蓋教堂的原意,王先生大為吃驚,但是也不損他寬宏大量的胸懷,稍作鎮靜後他緩緩回問道,請賴牧師説明向朝天宮募款的道理?

賴牧師説,道理很簡單,因為我倆是「港奪仔」,也就是同行的!

「甚麼意思?」

我們不都是在勸世人向善嗎?

啊對伙!

王先生心中馬上有了方向,並向賴牧師解釋道,朝天宮的委員要同意這項贊助案會有困難,不如你就到銀行機構去貸款,我來幫你作保證人。

於是賴牧師就在1947年向北港鎮農會貸款100萬圓,把壯麗的教堂蓋了起來。

但在1949年,國民政府為了整頓當時瘋狂的通膨,斷然採取「舊台幣4萬圓兌換新台幣1元」的政策!全台國人幾乎全數破產!

但是,北港基督長老教會事後只拿了新台幣25元,去農會就把貸款給還清了!

因為《4萬元舊臺幣換1元新臺幣》,亦即100萬元舊臺幣換為25元新臺幣!

你説這不是神蹟是甚麼?

他倆後來成了莫逆之交,王先生在93歲蒙召前也由賴牧師為他洗禮成為基督徒,神蹟不斷,賴牧師則於103歲蒙召。



報長的話:


很多人在做事前,想得都是這件事有多困難,有多少的阻礙,有多少反對的聲音,自己的力量是如此的小,沒錢、沒權也沒有人,在還沒開始執行前,就想盡各種藉口,用各種理由來否決這件事,勸自己放棄。

因為害怕失敗、害怕面對困難,安於現狀不敢踏出那一步,所以成功者是那麼的少。

開拓者都是勇者,不知此行結果如何,只因為看到了機會,或是為了追求那一點希望,就勇於前行,即使前方無路,也會手持砍刀開路、遇水搭橋,直到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開拓者堅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事在人為成事在天,只要盡自己能力去做,成功與否就取決於天命了。



【學習電子報】是以故事、文章、笑話為主的電子報,故事裡,文章內、笑話的世界裡,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看待,文章裡面充滿著人生的智慧,讓人體會,引人深思,希望讀者會喜歡。

發報時間以每星期二、五兩天晚上發報。